山区孩子圆了钢琴梦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6-18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■本报记者 宋全政 通讯员 王万刚

  “自从学校开设了戏曲学习课后,我成了学校戏曲小骨干,每天都过得非常快乐,上课学习也很带劲。”山东省临朐县鲁能希望小学四年级学生孙雨快言快语地告诉记者。

  临朐县在山东是个典型的山区县,经济欠发达,可临朐农村孩子的艺术素质却是闻名齐鲁大地。带着一种好奇与探究,记者日前来到临朐。“其实,我们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工作,我们只是觉得,山区的孩子在走出大山时,不能落后于这个时代。”临朐县教育局局长杜全平真诚地说,“艺术素养是孩子一生的底蕴,再苦再难也要补上这一课。”

  一校一名大学生,一校一架新钢琴,一校一品牌,一生一特长。从这几个“一”,我们也许就能读出临朐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“奥秘”。

  音体美等学科专任教师严重不足,一直是制约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“瓶颈”。为此,临朐从2007年开始,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,积极实施了“农村中小学校校新进一名大学生计划”,两年来共考录新教师394名,其中音美教师就占到三分之一。

  今年5月25日,55架新钢琴一次性被运往临朐各镇、街道驻地的农村中小学,结束了该县农村孩子没见过钢琴、农村音乐教师没用过钢琴的历史。

  “一校一架新钢琴,看似一个简单的工程,却是对农村孩子最直接、最实惠的关爱。”杜全平感慨地说,“农村孩子没见过钢琴的历史在这代孩子身上不能再重演。”

  据介绍,“校校有钢琴”已成为临朐“学校标准化建设”中的一条硬指标。正是这一条,为临朐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提高了品质。

  海尔希望小学位于临朐县南部山区,校园里浓郁的艺术氛围让记者陶醉。打腰鼓,唱吕剧,吹葫芦丝……各种声音不绝于耳,而在教室里制作麦秸画、粮食画、布贴画的孩子们更是全身心投入。该校校长告诉记者,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,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艺术教育课程内容,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,同时也让这所山区小学有了自己的“个性”和“品牌”。